姚明,这个名字在体育界可谓如雷贯耳。姚明16岁进上海男篮,17岁出战八运会,19岁进国家队,21岁被NBA选为状元秀,成为休斯顿火箭队主力。现在是中国篮球协会主席。

在CBA的最后一个赛季,他场均砍下32.4分、19个篮板、4.8个盖帽的逆天数据,命中率72.1%。总决赛最后一场,姚明21投21中拿下49分21篮板7盖帽,21投21中的纪录至今无人能破。

在NBA,科比感叹道:“面对这么高这么强壮,而且又技术完美的球员,没有人能一对一防得住他”。科比评价姚明:“他作为一个亚洲大个子,他对比赛的统治力被忽视太严重了,他对一个国家篮球的贡献也是无人能及,这就是一个伟大的篮球运动员该做的事”。

在NBA名人堂上,篮球巨星奥尼尔,那位以霸气著称的大汉,竟亲自为姚明披上外套,可见他对姚明的尊重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姚明在面对镜头时,总能展现出他那份独有的机智与风趣。曾有一位美国记者故意挑衅,问姚明:“中国这么大,怎么就找不出五个像你这样的篮球高手?”这问题看似夸赞,实则暗藏玄机。但姚明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他机智回应:“这就像在篮球王国美国,也找不到一个会打乒乓球的人啊!”不仅轻松化解了尴尬,还反将了记者一军。

姚明是如何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讲述天赋故事,揭秘人生黑科技。这一期讲讲姚明的天赋故事。

姚明是一种追求平和的天赋类型。

但这种擅长类型同时也容易安于现状有缺乏主见做事拖拉被动比较懒惰怕吃苦的毛病

那姚明是如何规避了毛病,极致发挥了他的天赋的呢?

其实,姚明从小因为高而自卑。

姚明说:正如大家都能想到的,我的个子从小就高,长到1.96米时还在戴红领巾。因为个子高,我在学校里面就成了风云人物,经常会被同学取笑,

姚明六岁提前进入学校,当时他的身高已经达到了1.47米,这样超群的身高,也让姚明感觉自己和其他人不一样而自卑。

姚明其实并不喜欢篮球,他像一般的男孩一样喜欢枪,喜欢看书,尤其爱看地理方面的书,甚至还对考古发生兴趣。他还爱做航模,爱游戏机。总之,他爱好广泛。

当父母告诉还未满9岁的姚明,他即将去体校接受篮球训练时,小姚明没有拒绝,他一向就是个乖孩子。每天下午,姚明放学后就站在学校门口,等教练骑自行车来带他去体校,训练的时间是周一到周五下午和周六全天。小姚明一点也不喜欢篮球,但他很少请假,因为那是父母要他做的。

刚进体校那会儿,姚明的大块头和笨拙的动作让他遭受了不少嘲笑,但嘲笑与艰苦的训练比起来根本算不了什么。基础训练是简单而枯燥的,一个孩子很难因此爱上篮球。每当姚明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姚志源都会把他拉到小区的自行车棚外,对着钉在那里的篮圈练习投篮。只要姚明投中一定数量的球,父亲就答应给他买一件小礼物,以至于姚明后来开玩笑说,他是“在父亲的利诱下打篮球”。

姚明9岁的一天,他妈妈弄到两张哈林篮球队的表演赛门票,小姚明第一次意识到篮球原来是如此充满乐趣。他妈妈后来说:“我相信那次经历给姚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让他知道篮球也是一种娱乐方式。”

父母着意对儿子进行培养。渐渐地,篮球给姚明带来越来越多的成就感。他也越来越发觉其中的魅力。

尽管他妈妈全力培养儿子对篮球的兴趣,可她也时常为小姚明的前途担心,为篮球事业拼搏一生的父母,身上带有伤病,一开始并不想儿子子承父业。父母还是想让他读个好学校,考重点中学。可以说,父母在姚明9岁那年送他去徐汇区少体校练篮球,无非是想沾打球的光,考学校时加几分。

徐汇区少体校分尖子、重点、普通三种班。姚明一开始在普通班,刚到少体校时的姚明,除了身高,没别的优势。但他有一个很大的优点:认真。凭着这点,他的天赋一点点得到开拓,很快从普通班跳到重点班再到尖子班。

那时,父母收入有限,为了保证姚明的营养,姚志源夫妇只得自个儿省吃俭用了。姚明进入少体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当时少体校的学生有伙食朴助,起码每天有一瓶牛奶供应。

姚明说:我已经非常习惯于自己的身高,妈妈虽然不认为那是一种优势,但是走在马路上,只要看见我佝着背,就会拍上一记:挺直!妈妈认为只要书读好了,个子高低并没有很大关系。

就是姚明追求同为篮球运动员的老婆叶莉,当时的第一反应是:“其实一开始,听说姚明要追我,我是拒绝的。”嫌弃姚明长得太高。

讲述姚明的天赋故事,揭秘人生黑科技。

从姚明的天赋故事,姚明蜕变的经历看,关键做对了什么?姚明的成长经历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

姚明的天赋故事和王菲的天赋故事一样,告诉我们:一个人天赋(即内在擅长)比外在擅长更重要。

姚明身高的外在擅长,如果没有他追求和平,听话的内在擅长(即天赋),他就很可能不会去发挥他身高的外在擅长。

由于姚明是追求和平的内在擅长(即天赋),尽管他不喜欢打篮球,也就是并不想去做自己外在擅长的事情,但他还是服从了父母的安排,而且在父母的引导下,逐步找到了打篮球的乐趣,因为他身高的外在擅长即外在天赋,他比较容易取得好成绩,获得价值观,也就慢慢喜欢上了打篮球。到了这个时候,就进入到良性循环,很快就成为了最优秀的专业篮球运动员。

姚明身高和王菲唱歌这种明显的外在擅长不是每一个人身上都容易找到,也可能就没有,但是,每一个人都一定有内在擅长(即天赋),那是在每个人童年时期形成的本能。从姚明和王菲的天赋故事可以看到,内在擅长(即天赋)比外在擅长更重要。

因为聚焦发挥自己的内在擅长(即天赋)和外在擅长,不断获得正反馈,姚明就越来越自信,当全面建立起自信,姚明发生蜕变。

当全面建立起自信,姚明获得了安全感,姚明就会自然放下为了避免矛盾冲突获得平静安宁,自我麻醉,忍受、冻结怒火的防御盾牌。

姚明的性格发生自然升华,变得也有了好胜心,不甘落后,也有较强的目标感,开始非常努力,接受挑战,追求卓越。姚明安于现状,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目标感差,抓不到重点,优柔寡断,缺乏主见,做事拖拉,被动、懒散的弱势就得以自然改善。放下优柔寡断,积极面对人生,不是顺其自然,而是顺势而为,姚明的人格就越来越趋向圆满,成为顺势而为的高手。

2009年5月5日,全世界的球迷共同见证了一个奇迹的诞生。

姚明带领着他的火箭队在客场挑战科比带领的异常强大的洛杉矶湖人队。在比赛前,几乎没有人看好火箭队。

作为球队领袖的姚明一直被人诟病,自从进入nba开始,评论家就指责他缺少霸气,在关键时刻没有血性,所以姚明尽管个人能力非常出众,但作为一个领袖还是不被很多NBA专家认可。

然而,这次比赛让人们看到了姚明的另一面。面对强大得几乎不可战胜的敌人,他用拼命的奔跑,咬牙的坚持,激烈的碰撞,一次次将对手反超比分的热情浇灭。离比赛还剩几分钟的时候,意外发生了,带球突破的科比和姚明猛地撞到了一起,姚明意外地伤到了膝盖,猛然倒地,表情痛苦不堪。姚明不得不下场休息。

但姚明再次站在比赛扬上,让场上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这时的比赛已经到了决战时刻,姚明受伤的膝盖已经红肿,他接到球之后仍旧在咬着牙坚持着。姚明的回归给了队友们极大的鼓舞,火箭队打出了极其强悍的气势,在顶住对手的反扑之后,最终赢得了这场让所有人吃惊的比赛。

姚明后来作为中国篮协主席,他在言谈举止上,诙谐幽默,谦逊和儒雅,冷静机智,表现出极高的智慧,是一个顺势而为的高手。

你想找到自己的天赋吗?突破你现在的困境吗?

点此《天赋测试》小程序做测试 

 

 

姚明的天赋故事

讲述天赋故事  揭秘人生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