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票房破了30亿,我就瘦成一道闪电。”这是2021年初,电影《你好,李焕英》上映前,贾玲对网友做出的承诺。后来,这部电影一路狂飙地拿下54亿票房,成为华语影史上票房排名第三的作品身为导演和主演的贾玲在震惊之余,只能和网友申请晚点再变“闪电”,“给我一点时间,大概10年吧……”

结果,3年后,贾玲的承诺兑现了。

2024大年初一,贾玲的第二部自导自演作品《热辣滚烫》终于与观众见面,她瘦身100斤后的模样也首度曝光,成功震惊全网。经历蜕变、破茧成蝶的贾玲,以乐莹的故事鼓励大家去寻找自己,“2024,一切都来得及,记得爱自己!”,引起了无数网友的共鸣。

《热辣滚烫》上映至今,持续领跑春节档。截至目前,累计票房突破26亿。成为华语影史上票房排名前十的作品已没有悬念。

讲述天赋故事,揭秘人生黑科技。这一期聊聊贾玲的天赋故事。

贾玲这样一个出生普通的“胖女孩”,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我们从擅长视角,看看她关键做对了什么?

我们先来看看贾玲的成长故事。

贾玲1982年4月29日出生于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父母是宜城东方化工厂的工人。电影《你好,李焕英》就是为了纪念在她刚去读大学时,意外去世的妈妈李焕英,以她妈妈为原型拍摄的电影。

虽然,那时,贾玲的家庭与绝大部分家庭一样,都处在一种贫困环境之中。尽管生活条件普通,但在这样的环境里,贾玲度过了幸福快乐的童年时光。

但其实,贾玲也曾为自己的性格烦恼过。

小时候,贾玲非常淘气。她就像“假小子”一样,不是爬树、掏鸟蛋,就是和男孩们一起打架。那时,贾玲的成绩常常是班上的倒数,却对文艺很感兴趣。

在她的家里,唯一能让贾玲静下心来的时刻,就是当电视台播放《曲苑杂坛》这个综艺节目时。而且,在观看完节目后,她还能惟妙惟肖地模仿各种乐器的声音,她还总喜欢讲笑话、模仿电视里的人表演。展现出极高的表演天赋,演什么像什么。

但旁边人看来,成绩不好,又喜欢调皮捣蛋的她,长大以后除了做厨师应该不会有别的出路。这样的言论,让贾玲烦恼不已。她不甘心一辈子就这样浑浑噩噩,却又改不掉爱玩爱闹的“缺点”。

好在,母亲李焕英总是鼓励她:“做自己就好。我相信,你以后一定有出息。”母亲无条件的爱,让贾玲的心里长出了铠甲。

她不再因为别人的看法就妄自菲薄,而是接纳自己的缺点,发挥自己的优势。12岁时,贾玲靠着自信开朗的性格考入武汉艺术学校,为之后的演艺之路埋下了伏笔。

这是贾玲第一次重大选择。

18岁的贾玲艺术学校毕业。那一年她考北京电影学院落了榜。

还好在第二年,也就是2001年,贾玲如愿以偿地考上了中戏表演专业和喜剧相声专业。

但她妈妈李焕英在接中戏招生人员的电话时,因为口音太重,把“戏剧表演”,说成了“喜剧表演”。

阴差阳错,贾玲进入由她的伯乐冯巩与中央戏剧学院合办的相声班。

这是贾玲第二次重大选择。

这一次是天意!老天要她做搞笑的工作。

贾玲气得回家哭唧唧地闹:“我学了那么多年的表演,你给我报了个相声班,我也不会呀。”他妈李焕英安慰她:“哎呀你长得又不是特别好看,又爱吃,又不爱穿,平时还喜欢逗人笑,相声班挺好。”贾玲也就愉快接受了。

大学四年,她每天苦练基本功:背贯口、练口技。以优异的成绩从学校毕业。她本以为自己说学逗唱样样精通,一定能在相声界闯出点名堂。但现实远比想象残酷。

在那时,相声一直是男人的天下。在相声界还流传着一句老话:“男不嗑瓜子,女不说相声。”每次演出,贾玲都只能站在男相声演员旁边,演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给人铺垫包袱。

最让贾玲感到心寒的是,每次登台,总有不少观众在台下窃窃私语:“女人怎么能说相声呢?”

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贾玲的事业毫无起色,收入也少得可怜。

那段时间,为了在相声界站稳脚跟,贾玲四处走穴。无论多小的角色,她都愿意接。

在她看来,只要能登台,就是一个让观众接受自己的机会。

贾玲刚去北京读大学时,妈妈李焕英意外去世,家庭的重担,顿时落到了才刚刚24岁的姐姐贾丹身上。

在贾玲上十年的艰难的读书和北漂日子里,姐姐贾丹不做声,咬着牙供起了妹妹。一个月的工资1320,她拿出500块给贾玲。

剩下的钱,她还要把妹妹的学费攒出来。

贾玲的学费,一年17200。

怎么攒,都是不够的。

于是,完全颓废的她爸贾文田,卖掉了自己的房子。

只是,花了那么大价钱供出来的贾玲,毕业之后,还是赚不到钱,还得姐姐供。

甚至过得比上学时更惨,只能住一个月320的地下室,冬天连暖气都没有。

贾玲差不多每年都会对姐姐说:姐,你等我一两年,我一定能红!

等着等着,贾玲27了,还是一个惨兮兮的小北漂,没有家庭,没有事业,看不到希望,而且越来越胖。

一次回家,贾丹气到一脚踹上去:“你这么胖,还想红!”

娱乐圈作为一个看重外貌的领域,那个时候,如果没有出色的容貌,即使再有才华,也很难取得成功。

当时的状况异常严峻,贾玲的姐姐对她在娱乐圈打拼持怀疑态度,认为她这样想出头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她劝告贾玲放弃这个念头,并为贾玲找了一份很好的高速收费员工作。

是继续过着颠沛流离、饥不择食,住地下室的生活,还是返回老家过安稳的日子。贾玲该如何选择?

她深信自己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艺人,没有因为生活的压力而放弃。她勇敢地承受着压力,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

这是贾玲第三次重大选择。

最终,她迎来了她人生的转折点,2010年,她和搭档白凯南的相声《大话捧逗》登上了春晚的舞台。让全国的观众都记住了“贾玲”这个名字。

靠着倔强的死磕,贾玲闯出了一席之地。硬生生地改变了女性在相声领域的地位。

接着这些年,她一直邀约不断。但也是这时,贾玲发现自己进入了创作瓶颈。有时,一场表演下来,她感觉自己快被掏空了,最后却效果平平。这让贾玲一度感到非常焦虑。那一年,她推掉了大部分演出,躲在家里看书、看国外的表演。专心沉淀自己。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调整后。贾玲整理好自己的情绪,重返舞台,出现在各种综艺节目中。这一次,她丢掉“女生一定要美”的包袱,以灵活的胖妞形象,模仿起各路明星。在舞台上,她是“泼辣包租婆”,也是“性感玛丽莲.梦露”;她能“三秒钟吃西瓜”,也能“一口气喝掉一瓶啤酒”……。

幽默诙谐的语言和滑稽可笑的举止,尽管有时候会给人一种她故意以扮丑来取悦大家、甚至破坏自己形象的感觉。然而,贾玲从不介意这些注视。她站在舞台上,打破过去局限,专注于发挥她自己的才华,让自己完全沉浸在角色里。

节目播出后,尤其是在《百变大咖秀》中,她通过模仿表演展现了高度的相似度和幽默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贾玲也因此再次火遍全国。

这是贾玲第四次重大选择。

贾玲在喜剧舞台上大获成功后,迅速将目光转向了影视界。她首先在大鹏导演的网络喜剧《屌丝男士》中亮相,紧接着又担任了喜剧电影《欢喜密探》的女主角。

但事业越成功,贾玲的心里就越失落。

因为这一切,她都无法再与母亲李焕英一起分享。为了弥补内心的遗憾,贾玲决定把母亲李焕英的故事拍成电影。

一开始,这部电影并不被大家看好,甚至还有很多业内人士认定,这不过是一部“小品式”的电影。面对外界的质疑,贾玲很少理会。她知道用作品来说话,才是最好的回答。她默默地打磨剧本,潜心排练。为了拍好一个镜头,不惜重拍几十次。

贾玲的人生经历与这部温馨的穿越剧相结合,以令人动情的剧情和深入人心的表演,通过女儿对母亲婚姻的关心,展现了贾玲内心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并且也是对她母亲的一种怀念。这部电影充满了温情。无数观众对她刮目相看,惊讶于她在舞台上大大咧咧的形象下竟然展现出如此细腻的情感。

2021年,《你好,李焕英》上映。靠着细腻的情感、搞笑的情节,一举成为当年春节档的黑马。贾玲也一跃成为中国票房最高的女导演。

就在大家以为她可以“躺平”了的时候。贾玲却在微博上宣布,为了拍摄新片《热辣滚烫》减重100斤的消息。很多人不明白,她为什么要这么拼?

她用《热辣滚烫》里的台词回答道:“你只能活一次。所以被嘲笑也没关系,想哭也没有关系,失败更没有关系!因为你只能活一次。”

一席话,让大家纷纷对她的通透、果敢佩服不已。

在经历了焦虑与迷茫后,贾玲从容地走至内心所向,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贾玲是如何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先来看看贾玲是一个什么样的自己?

贾玲是一种追求快乐的天赋类型。这种类型的外在表现正是贾玲爱笑,一副没心没肺的模样。

这种天赋类型的基本欲望和关键行为动机就是追求快乐,认为这个世界是新鲜有趣、丰富多彩的,渴望经历丰富,希望有尽量多的选择,去经历丰富的人生。注意力焦点是引发好奇和带来乐趣的人和事。

这种类型的行为风格是外向、积极乐观,喜欢尝试新事物,不断追寻新鲜的刺激和体验,头脑灵活、思想活跃,兴趣广泛;

从贾玲蜕变的经历看,她关键做对了什么?

贾玲关键做对了,小时候,在权威的妈妈李焕英的引导下,长大后自己非常有意识的接纳自己的缺点和不擅长,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甚至是充分利用自己胖的不完美,聚焦发挥自己的最乐观、活跃开朗,兴趣广泛,见多识广,多才多艺的擅长。

因为有追求快乐的天赋,同时一定会伴随贪玩,欲望太多,做事虎头蛇尾、广而不精,做事和见识都没有深度,做事欠缺耐性;做事鲜有周详计划毛病和缺点。

但当这种类型充分发挥自己的擅长,不断取得成果,不断获得正反馈,就越来越自信。当全面建立起自信,获得了安全感之后,就会自然放下防御机制,性格会发生自然升华,毛病和缺点会自然弱化或得以自然改善。性格变得像一种追求知识和规律的擅长类型那样,克制自己的欲望,更深刻的看问题看世界,更理性的更有计划的做事和处理问题,从走马灯式的不断转移目标到内化各种外在体验,真正地更深入、全面体验真实人生,品味幸福人生,获得内心的真正满足。

贾玲在2010年,她的相声《大话捧逗》登上了春晚的舞台成功之后,贾玲就是发生了这样的性格自然升华,逐步进入最佳的人生体验状态。

讲述贾玲的天赋故事,揭秘人生黑科技。贾玲的天赋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自我觉知”,是指:一个人,对自我的认知越清晰、越合理,就越能屏蔽外界干扰,坚持做自己想做的。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着自己的长处。若一味地盯着自己的缺点不放,就容易陷入“我一无是处”的无力感中。

想要拥有幸福,只有认清自己,清楚知道自己的天赋是什么。

不能清晰认识自己,就容易被外界的标准左右。稍有不如意,就陷入自我否定的深渊不可自拔。

抛弃完美的幻想,去接纳真实的自己:坚持自己、成全自己,学会向内积蓄爱和能量。去做那些自己最擅长的事情,真正让自己感到愉悦的事情,才能拥有向上的生命力。才能活得张弛有度、怡然自得。生活才会越过越顺。

你想活得张弛有度、怡然自得,拥有幸福吗?想要拥有幸福,“自我觉知”,认清自己,清楚知道自己的天赋是什么开始

你想找到自己的天赋吗?你想找到你擅长的工作和合适的人生伴侣。

点此《天赋测试》小程序做测试 

 

 

贾玲的天赋故事

讲述天赋故事  揭秘人生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