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华语歌坛“天后”,词曲作者、国家一级演员的王菲,却有着非常不堪的童年,但王菲在事业上的成功,无疑是天花板级的,其实在生活上,王菲也是活得极致精彩的!为什么可以这么说?因为王菲真正的活出了自我,王菲是做自己,还能与世界和谐相处的最好的典范。
那么为什么王菲无论在事业上,还是在生活上都能如此成功?
讲述天赋故事,揭示人生发展规律。这一期讲讲王菲的天赋故事。
我们首先讲讲王菲的不堪童年。
1969年8月8日,王菲出生于北京市东城区,王菲有个哥哥叫王戈,一家四口住在北京青年沟的煤矿大院。
王菲的父亲王佑林是一名煤炭行业的工程师,常年在遥远的矿山工作,她的爸爸大家族出身,在内战时,和原来的家族决裂,留在大陆,因为出生不好,后来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后来又在文革后匆匆离开大陆,去了香港。
王菲的母亲夏桂影是煤炭文工团的歌唱家,是一个工作狂,就在生王菲的那天晚上,她妈妈还在登台演出。她的工作通常需要她前往矿山进行表演。幼年的时候,她妈妈经常留她一个人在家,即使在家也为演出练习,不太同王菲讲话。她妈妈不会照顾自己,也不会照顾孩子。
由于父母的工作繁忙,王菲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寄养在邻居大妈家里。这位大妈本身有七个孩子,而且不久后她的女儿也生了一个外孙女,需要大妈照顾。因此,王菲经常被送到全托的托儿所。
早年的寄养生活,对于天然需要依赖父母的小孩子来说,无异于一场浩大的颠沛流离。
因此,王菲在4岁的时候被送到了上海的姨妈家寄养。姨妈家经济也并不宽裕,王菲对新的环境不适应,和表哥表姐也玩不到一起去,变得更加孤独和沉默。
在姨妈家生活了两年后,王菲回到了北京开始上学。然而,父母仍然忙碌,很少有人来接送她上下学。
后来的王菲回忆说:“整个童年,和我最亲近的是邻居大妈”
所有带过王菲的阿姨和教过她的老师,几乎都说过这样一句话,“这孩子常常一个人独自发呆”。
在王菲更大一点的时候,夏桂影忽然对她严厉了起来,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不仅在学习上严格要求,生活上更是严苛。比如,女孩子要文静一点,放学后要待在家,不许到街上乱跑。甚至到放学晚一分钟回家都不可以。
让王菲更加难受的是她父母夫妻关系很不好,无休无止地争吵。那时,家里经常战火纷飞。王菲和哥哥厌恶这样的家庭环境,都不愿听父母争吵,希望下放五七干校的父亲不回来,甚至盼望父母离婚。
因为长期吵架,王菲父母虽然没离婚,但王菲妈妈愿跟丈夫长期异地生活,也不愿在一起。长期的婚姻不幸,内心不舒畅,王菲妈妈60岁因为乳腺癌去世。因此,王菲哥哥对婚姻有恐惧,一直没有结婚,迄今单身。
王菲的内在擅长即天赋的形成
王菲这种类型的童年经历,从小感觉被父母抛弃,生活非常孤单,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缺失感,很没有存在感。认为可能是自己不够好,非常自卑。
他们觉得唯有追求独特,寻找独特的自我,寻找真正的自己,在内在找到自我认同,来寻找那份缺失,获得完整感。从而以此来赢得别人的爱,别人的认同。
在这样的基本欲望和行为动机下,会形成一种善于用美和独特表达自己感受的天赋(即内在擅长)。
她不甘平庸,追求独特,忠于自我,不媚世俗;她情感细腻敏感,富有创意,她追求浪漫,在苦乐参半的精致情绪体验中享受自己的孤独感触;她有最强的艺术创造能力。这种类型的人,还特别追求寻找灵魂伴侣。
但不擅长、毛病和问题也很多,也非常明显。
主要就是他们过于自我,我行我素,甚至有些古怪和另类,很难适应人情世故,他们很容易情绪化。
王菲拥有的这种非常内向自我,非常孤僻,非常情绪化的性格,从表面上看,是很不容易融入社会群体的。
但非常幸运,因为王菲很早找到了自己继承的作为歌唱家妈妈的唱歌外在天赋,并且很早体验到了唱歌带来成功的感觉。这也正是适合王菲善于用美和独特表达自己感受的内在擅长即天赋。
更为重要的是,王菲我行我素,非常自我的毛病与他的唱歌天赋也恰到好处的结合到一起。于是,这种非常自我,我行我素的性格劣势在王菲这里,转化为对应的非常独特的天赋。
王菲的成长和蜕变非常经典和完美的演绎了她是如何固执的极致的发挥了她的追求独特的天赋。
我分解了这么七件事。
第一件事
是王菲不顾强势妈妈的反对,我行我素,坚持自己擅长的唱歌。
1975年王菲就读于北京地坛小学。继承歌唱家妈妈音乐天赋的王菲,因为她出色的歌喉,被选为班上的文艺委员,每逢节假日,她就在老师的领导下,引领着一帮同学排练节目,学校的各种演出,王菲都是台柱子,连居委会、街道搞文艺活动,都少不了这个“小歌星”。
很快,王菲成为首都北京最著名的银河少年合唱团的一员,1983年,14岁的王菲在央视的六一晚会上登台独唱《大海啊故乡》、《小百灵之歌》等歌曲。当时的她,算得上是央视最小的“女歌手”。
但是,因为没有考上重点初中,王菲妈妈非常反对她唱歌,便不准她再参加这类文艺演出活动,一心希望她能把学业抓起来。
对王菲妈妈来讲,她自己就是文工团的女高音,却不允许女儿喜欢唱歌,看似很矛盾,可能最大的原因是,以唱歌和演出为生,并不是王菲妈妈满意的职业和生活方式。并且在那个年代,主流价值观也普遍认为,好好读书,有知识更受尊敬。
王菲妈妈的一片苦心和强势镇压,并没有让王菲停止对于唱歌的热爱和对演出活动的参与。
在15岁那年,王菲有了一个翻唱邓丽君歌曲的机会,因为唱片公司需要一个既能唱得好又便宜的歌手。
录音地点在云南,需要十几天的时间。那时王菲正在读高一,马上期末考试了,向学校请十几天的假,没有家长的批准,校方是不敢随便批假的。王菲妈妈本来就不准王菲唱歌,唱片公司通过联系了在香港工作的王菲父亲,得到了他的支持。这个机会让王菲前往云南录制歌曲,赚取了1000块钱,而当时一个普通工作人员的月收入只有几十块钱。
第二件事
是1987年,王菲毅然放弃了厦门大学生物系的入学资格,我行我素,前往香港追求她热爱的音乐事业。
在进入大学的时候,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对于18岁的年轻人来讲,是非常幸运的;那时,王菲知道自己不应该放弃自己的唱歌天赋,去大学学习不是有利于发挥自己天赋的专业。尽管唱歌是一条风险极高的,充满不确定性的路途。
每个人大学学习的选择是一个人决定她未来命运的一个关键时刻。在这个关键时刻,王菲做出了极为正确的选择。
第三件事
是王菲我行我素,把“王靖文”这个艺名改回“王菲”本名。
王菲拜师香港著名的“音乐教父”戴思聪学习声乐。他让王菲懂得仅会唱歌还不行,还得会包装自己。为了迎合香港的乐坛文化,王菲接受了唱片公司的建议改名为“王靖文”,但是成名后,她发现“商业化”港式抒情音乐,根本无法满足她对音乐的追求,于是王菲开始了对流行艺术的探索。
而改变的第一步就是把“王靖文”这个艺名改回了“王菲”,这也宣告了她与唱片公司所包装的形象正式告别。之后,王菲的音乐作品变得越来越前卫,先锋与独特。王菲之所以能成为天后,并不止在于她唱了多少首金曲。更是因为她遵从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坚持做自己真正热爱的音乐。
她的歌开始被更多人喜爱。她开演唱会,半个娱乐圈的明星都追去看。在外人看来,王菲是一个高冷的,惜字如金、从不迎合别人的那个天后。
第四件事
是王菲我行我素,独自去美国,找寻独特的自我。
1991年,王菲处在改名“王靖文”成名后的低潮期,为了探索更丰富流行音乐,王菲离开香港,去了美国学习。
在纽约,远离亲人,没有朋友,一个人去上培训班,生病了也一个人扛。但这个大都市的繁华和包容,让王菲可以自由呼吸,沉下来自我反思,也逐渐找到了自我。
在美国,王菲还和佛结了缘,像是冥冥中的安排,她走进唐人街的一个寺院时,整个人的内心都宁静了下来。
纽约留学的时间不长,但是对于王菲的影响是深远的。一方面在低迷时期,换个新的环境去学习,特别磨练人的心性。是一次自我清空的再成长的最佳时候。
另一方面,接触西方的文化和流行音乐,对于王菲来说,开阔了眼界,在音乐创作上给了她很多启发。当时的国内还比较闭塞的,把西方流行的音乐和唱腔融合到中国音乐里,是非常先锋的做法。这一次的留学为王菲奠定自己独特的风格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第五件事
是王菲我行我素,为追寻灵魂伴侣,勇敢去爱,不顾一切嫁给窦唯。
王菲和窦唯的故事,还要从窦唯本来的女友姜昕说起。
在姜昕自传体小说《长发飞扬的日子》里,姜昕细细回忆了她和窦唯以及王菲三个人之间,那段堪称传奇的情感纠葛。
姜昕大二的时候退学,也开始做音乐,最初是在酒吧唱歌。姜昕和窦唯在酒吧相遇相爱,确定了恋人关系之后,姜昕就跟着窦唯住进了他家的小院,开始了同居生活。
那时候,王菲已经在香港做歌手,烦闷的时候就喜欢飞回北京,北京不仅有熟悉的家,自由的空气,还有爱情。当时王菲的男友是黑豹乐队的键盘手栾树,因此和同乐队的窦唯等人也认识。
窦唯是后来加入黑豹乐队,并成为黑豹乐队的灵魂,王菲被窦唯深深吸引。
据姜昕回忆,有一天她一个人在家,收到邮差送来一张包裹提取单,发件的地址是美国,发件人是王菲。等到窦唯回到家,拿着单子去邮局取回包裹,是满满一箱CD和一顶漂亮的线帽,还有一封信。那封信写了一番最近心情不好之类的话,结尾说,“你以后可不可以别再叫我小王了”?很显然,那样漂洋过海珍贵的礼物和暧昧的信件,已经超出了普通朋友的关系。
窦唯看出了姜昕的不悦,只是说了句“别那么小心眼”,然后把王菲送他的帽子转送给了姜昕。
不论如何,可以看出王菲对于感情,其实也是非常主动的态度。主动追求喜欢的事业,主动接近喜欢的人,她从来不会被动地等待。
为了追求窦唯,王菲与栾树分手。
1991年冬天,窦唯离开了黑豹乐队。那时候,黑豹正如日中天,所有人都不理解,但这个决定,和王菲有一定的关系。
窦唯没有放弃音乐,也没有停止在两个女人之间的周旋。
有一天午后,窦唯的姥姥、妹妹和姜昕正在包饺子,窦唯接了个电话就出去了,然后,手里拖着一个行李箱,身后跟着一个王菲回到了家。
三个人在一个桌子上吃了饭,还一起坐着聊天到深夜。在姜昕的回忆里,窦唯是这样说的:“我知道你们爱我,我也爱你们,可是,说实话我不觉得这有矛盾——你们希望从我这里得到的,我都可以给你们,所以,我真不明白我们为什么要让自己痛苦!这些话我一直不敢说,一直放在心里,因为我也在自问——这样想是正常的吗?是正确的吗?我不是没有推翻过自己,并且强迫自己做出选择,可是那之后我又总会良心不安……”
三个人陷在沉默里,还很礼貌地给彼此的杯子里加水,王菲问姜昕,“你觉得他爱你吗?”姜昕说,“如果不爱为什么在一起?”王菲说,“可是他也是这么跟我说的。”
这段三人行维持了不短的时间,王菲回北京,窦唯就找王菲,王菲回香港了,窦唯就找姜昕。
那时候,王菲已经很红了,成了巨星,一天清晨穿着睡衣出来倒马桶的照片,正好被拍到,一时间舆论哗然。
王菲对窦唯,是真爱没错了,而且爱得很苦,很执念。她自己作词的《执迷不悔》或许可以恰如其分地表达当时的心境,“这一次我执着面对,任性地沉醉,我并不在乎,是错还是对,就算是深陷,我不顾一切,就算是执迷,我也执迷不悔。”
时间到了1996年,那一年王菲意外怀孕,经历了五年追求,王菲和窦唯终于奉子成婚。
王菲的决定遭到了不少反对,特别是她的经纪人,但她坚定地选择了窦唯。
窦唯当时的心态,应该是有点无奈。就在宴请宾客的当天,窦唯还犹豫不决地对王菲说,“其实我不是个好男人,你要想清楚嫁不嫁我。”
一听这话,王菲的朋友们都愤怒了,经纪人陈家瑛立刻拍桌子,“你想怎样?你到底是娶她还是不娶她?”
但好不容易争取来的安稳,看似珠联璧合的婚姻,却只维持了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就走到了尽头。
真正离婚的导火索,是另一个女人高原的存在,。高原是摄影师,曾为窦唯的乐队拍过照片,因此相识。
当王菲亲眼看到窦唯和高原同居一室,还有来不及打扫的“战场”,王菲下定决心,选择了结束这段婚姻。
那一年,王菲刚刚30岁。
几年后,窦唯和高原奉子成婚,然而他们的婚姻也没有撑多久,离婚收场。或许,像窦唯这样的人,就是不适合婚姻的。
在那些感情里的纠葛与背叛,经历的时候也一定是痛不欲生的,但王菲从来没有把婚姻的离散,当做人生的失败;也从来没有利用对孩子的爱,去卖一个苦情妈妈人设,博取大众的同情。
第六件事
是王菲与李亚鹏的婚姻,当王菲发现一般家庭生活和经常需要参加社交活动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王菲我行我素,敢于选择离婚。
2005年王菲和李亚鹏结婚,2013年离婚时,王菲发微博公布:“这一世夫妻缘尽至此,我还好,你也保重。”李亚鹏随后发文:“我要的是一个家庭,你却注定是一个传奇。”
李亚鹏是一个很好的家庭生活的伴侣,李亚鹏以幽默笑话陪伴王菲,刚接触开始,李亚鹏每日发出约200条笑话的短信。2004年12月,当王菲病卧在上海时,李亚鹏毫不犹豫地前往她的身边照顾。2004年上半年,王菲进行全国巡回演出,李亚鹏放弃了所有的工作,购买了演出门票,并邀请朋友前来观看,花费逾百万元。
然而,自结婚以来,王菲频繁参加各种社交活动,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尽管公众渴望见到王菲,但也关切她是否被当作了一个的经济工具。
尽管许多人希望在微博上看到王菲发布搞笑的照片,但更希望她仍然是那个仙女,那个灵魂歌姬。
王菲和李亚鹏离婚时,她表示两人性格不合,李亚鹏是很好的生活伴侣,但不是她的灵魂伴侣。王菲始终追求的是灵魂伴侣。
第七件事
是王菲与谢霆锋的分分合合,王菲我行我素,谢霆锋是她的灵魂伴侣。又敢于去爱,
王菲与窦唯离婚后,在2000年,娱乐圈爆发了轰动的王菲和谢霆锋的绯闻,当时的谢霆锋是一个叛逆的少年偶像,而王菲则是已婚离异的天后,这个组合令整个华语娱乐圈为之震惊。
然而,因为张柏芝的介入,这段感情维持了不到3年。谢霆锋后来于2006年与张柏芝结婚。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谢霆锋与张柏芝于2012年又离婚。
而2013年王菲与李亚鹏离婚,2014年与谢霆锋复合。
谢霆锋曾三次向王菲求婚,王菲在经历了两段的婚姻后,对感情非常谨慎。尽管她很爱谢霆锋,谢霆锋也深爱她,但她没有答应他的求婚。她曾表示自己已经结过两次婚,不再想嫁人。她珍惜自由,认为与谢霆锋的自由恋爱已经很好了。
他们复合之后,谢霆锋曾在节目里提过王菲,说他和王菲都是同样单纯的人。“这是很纯,很珍贵的一个东西。我很喜欢单纯的人,但是世界上越来越少。”
可能在网友们看来,所谓单纯的女生就是一生只有一个男人。但王菲的单纯是简单、通透,历经世事之后,仍能成功保留的赤子之心。
男人们可以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王菲又如何不可以结婚离婚,内心依然纯真呢?
光环之下的王菲真实、洒脱、个性十足!两个前夫、两个孩子,一个现男友,我们以为王菲的家庭关系肯定是乱糟糟,结果人家却无比和谐。
讲述王菲的擅长故事,揭示人生发展规律。我最后来做一个总结,王菲天赋故事揭示怎样的人生发展规律呢?
从王菲蜕变的经历,告诉了我们,不管你的童年有多么不堪,因此你的性格,看上去有多么不容易融入社会,只要你找到你的内在擅长,即你的天赋,同时结合你的外在擅长即外在天赋,如王菲非常自我,我行我素对应的她不甘平庸,追求独特,善于用美和独特表达感受的内在擅长,结合她唱歌的外在天赋,坚持去发挥她结合在一起的天赋,就能实现最理想的突破。
王菲只发挥她的唱歌天赋是不足以让他成为天后级的独一无二的存在。只有将她的追求独特的非常自我,我行我素与她的唱歌的外在擅长恰到好处的结合,王菲的高冷和惜字如金的独特和真实才让她在娱乐圈脱颖而出。
王菲不仅是一位音乐传奇,也是一个生活中的勇士。王菲以她自己的方式活出了几乎完美的自己。
王菲的内在擅长即天赋比她的外在擅长更重要。
王菲的唱歌的外在擅长即外在天赋比较容易发现,但即使被发现,但也不一定被珍惜,如王菲的妈妈因为价值观的驱使,她并不希望王菲去发挥这个天赋。王菲追求独特的非常自我内在性格特征,使得她不顾强势妈妈的反对,我行我素,坚持自己擅长的唱歌,极致发挥了她善于用美和独特表达感受的天赋即内在擅长。
王菲唱歌这种明显的外在擅长不是每一个人身上都容易找到,也可能就没有,但是,每一个人都一定有内在擅长,那是在每个人童年时期形成的本能。从王菲的擅长故事可以看到,内在擅长比她的外在擅长更重要。
你的内在擅长,其实就是你真正内在的天赋,是你生命能量的原点,所以,可以说,找到你的内在擅长是你人生第一重要的事情。能够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是人生最幸福的事情。
但其实我们大部分人是没有找到自己内在擅长或没有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你想找到自己的内在擅长即天赋吗?